內(nèi)江白馬水下管道孔洞混凝土封堵
瀏覽次數(shù):2955 時間:2024-07-02
水下混凝土封堵是一種在水下環(huán)境中進行混凝土澆筑以實現(xiàn)封堵目的的施工方法。常用于水下建筑物的建設、修復,或者為了止水、加固等目的。
水下混凝土封堵的施工要點包括:
混凝土的配制:水下混凝土一般要求具有水下不分離性、自密實性、低泌水性和緩凝等特性。其水泥用量通常比一般混凝土多,水灰比應不超過0.55,含砂率和用水量也相應較高,且不能用過大的粗骨料。另外,可能需要加入水下不分離的外加劑,如增稠劑或增黏劑。
施工前準備:平整場地、準備好所需的鉆機等設備,確定并穩(wěn)固安裝鉆機的位置。若采用導管法施工,還需準備合適直徑和長度的導管,確保其連接牢固并不漏水。
埋設護筒:護筒起到防止孔壁坍塌、隔離地表水、保護孔口地面、固定樁孔位置和鉆頭導向等作用。護筒要求堅固耐用、不漏水,內(nèi)徑應比鉆孔直徑大一定尺寸。
清孔:鉆孔達到設計要求深度后,需進行孔底清理,清除孔內(nèi)的沉渣和污泥,以保證成樁質量。清孔方法需根據(jù)使用的鉆機類型靈活選擇。
澆筑過程:澆筑時要注意控制導管下口與河床的距離,一般按15~20cm控制。對于導管法,要保證導管內(nèi)經(jīng)常充滿混凝土,管下口需埋于混凝土表面下一定深度。開始澆筑時,導管底部應接近地基,隨著混凝土的澆筑,徐徐提升漏斗和導管。每提升一個管節(jié)高度后,拆除一個管節(jié),直到混凝土澆出水面。與水接觸的表層質量較差的混凝土,最后應全部予以清除。
水下混凝土澆筑是一項隱蔽施工過程,必須加強質量檢驗以保證工程質量。在澆筑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是否按工藝規(guī)程進行,拆模后還需通過外觀檢查,必要時進行鉆芯檢查和壓水試驗。